追求史诗性——从《嘎达梅林》说开去 | 陈漱渝
记得高中毕业那年,不满十七岁的我曾为一首蒙古族的长篇叙事民歌《嘎达梅林》而痴迷。“嘎达”是幼子的意思,“梅林”是官职(掌握骑兵卫队)。这首歌以“鸿雁”迁徙起兴,歌颂了一位蒙古族的民族英雄率领民众跟王爷、军阀抗争的故事。年少无知的我曾在幻想中将这首叙述作品改编为
记得高中毕业那年,不满十七岁的我曾为一首蒙古族的长篇叙事民歌《嘎达梅林》而痴迷。“嘎达”是幼子的意思,“梅林”是官职(掌握骑兵卫队)。这首歌以“鸿雁”迁徙起兴,歌颂了一位蒙古族的民族英雄率领民众跟王爷、军阀抗争的故事。年少无知的我曾在幻想中将这首叙述作品改编为
记得高中毕业那年,不满十七岁的我曾为一首蒙古族的长篇叙事民歌《嘎达梅林》而痴迷。“嘎达”是幼子的意思,“梅林”是官职(掌握骑兵卫队)。这首歌以“鸿雁”迁徙起兴,歌颂了一位蒙古族的民族英雄率领民众跟王爷、军阀抗争的故事。年少无知的我曾在幻想中将这首叙述作品改编为